「台東鹿野X永安茶園」奉上每杯適合您的茶─劉倚瑩、洪秀惠

永安茶園自民國59年祖父劉天來至鹿野高台種下當時頗受進口商需求的阿薩姆紅茶,民國62年設置茶廠烘焙屬於自己口感的茶業,又顧慮到茶業市場變化,將南投小葉烏龍帶到鹿野,開啟台東烏龍茶的新紀元......

「媽媽的廚藝可以說是這地方首屈一指的,隨時都要準備給家人、採茶工人吃飯,因為他們回來休息的時間不同,所以小時候的記憶就是,家裡隨時都會有飯菜可以吃。」永安茶園第三代劉倚瑩道出滿滿茶香芬芳的午膳,才剛上桌的是茶油麵線及茶香點心,早已讓人心無旁騖,「只為了止餓,過去這附近能吃飯的店家幾乎沒有,客人買茶或茶商賣茶來這,千里迢迢,怕他們餓了,就會燙一碗麵線拌上自家產的茶油!」

擁有這份料理巧藝與商機思維,是第二代洪秀惠與丈夫劉榮亮從民國80年之後陸續引進的銷售方式,母親洪秀惠表示,當時一度因為台灣茶葉市場沒落,他倆到台北林口磚窯廠工作幾年,才又回鄉接手茶廠,這時已經發現光賣茶葉是不行的,於是結合一些禮盒及伴手禮,洪秀惠還前往日本學習和菓子,「我們的大福會依照時節包入不同水果,茶大福的裡外都有茶,冰糖熬煮勻拌的粿皮能讓豆沙餡料顯得更為細膩。」

永安茶園自民國59年祖父劉天來至鹿野高台種下當時頗受進口商需求的阿薩姆紅茶,民國62年設置茶廠烘焙屬於自己口感的茶業,又顧慮到茶業市場變化,將南投小葉烏龍帶到鹿野,開啟台東烏龍茶的新紀元,「鄉志有記載阿公這段事蹟,讓鹿野高台或永安一帶開始種小葉烏龍,於是第二代叔伯都在周邊承襲家業,我們家,爸爸幾年前過世後,由弟弟接續烘焙茶葉的技術。」劉倚瑩說,她自小學習的就是如何包裝茶業,手秤等量茶包販售,吃完飯,家族男生會在烘焙工場或者處理內務,而女生就會到前台泡茶應客,「這也許不只是我自己的經驗,是所有茶廠家庭的女性,都會需要到前線學習泡茶與應對,讓不同的客人買適合的茶,也是我們必備『察言觀色』的技術。」

2020年永安茶園入選水保局「台東紅烏龍示範亮點營造」,將原有的傳統茶業販售商家的格局大幅度的重新規劃,明亮色系的陳列空間,搭配輕巧的手繪塗鴉及產品試吃專區,讓「茶」的主體與「文化」的敘事更為透澈,「一開始很掙扎,與媽媽當然會有衝突,她說原本生意也很好,何必重新裝潢,又要歇業整修,又不知道效益好不好?」劉倚瑩的壓力還來自周邊,這是個安逸的茶區,大家都觀望著花錢花時間重整的店家,能帶給自己什麼獲利,「媽媽一開始當然很不能接受,畢竟這是與爸爸一起打拼奮鬥幾十年的茶園,但是改變後,很多客人會因為陳列的方式與眾不同,也帶起地方共同改變的機會,這也是我非常樂見的。」

劉倚瑩拿出一個碗,將紅烏龍原葉置之,沖入熱水,看著舒展的葉在水中湛然,這是最傳統買賣茶葉的品茶方式,用湯匙喝茶,用視覺鑑賞茶品。而她承襲著外場服務的熱情,2012年返鄉後,開始認識茶理,向母親學習味覺美感,也在老茶鋪裡嶄新擁有自己的女力聲量。

「台東鹿野X永安茶園」奉上每杯適合您的茶─劉倚瑩、洪秀惠

永安茶園自民國59年祖父劉天來至鹿野高台種下當時頗受進口商需求的阿薩姆紅茶,民國62年設置茶廠烘焙屬於自己口感的茶業,又顧慮到茶業市場變化,將南投小葉烏龍帶到鹿野,開啟台東烏龍茶的新紀元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