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東鹿野X允芳茶園」從冰果室到茶堂─胡淑清

胡淑清來自鹿野鄉龍田村,家裡務農以鳳梨為生產,每到鳳梨季節都要以竹篾製作綁鳳梨的工具,「高中畢業後沒有三天,我就逃到台北去了,因為我看著過去的日子裡,都要幫著家裡做竹篾器具,太辛苦了,我搭著火車到台北的百貨公司賣童裝,也在中山北路接觸茶行生意。」胡淑清是允芳茶園的女老闆,是陳錫卿製茶師的重要推手,談起他們的認識,從龍田的一間冰果室開始,胡淑卿的爸爸要她回鄉賣涼水,提供茶農休息好所在,就這樣,她與陳錫卿有了認識,陳錫卿笑說,這都是她爸爸太會推銷!讓完全不懂茶的她進入這一個茶文化體系中。

陳錫卿製茶師是台東聞人,多年來屢獲茶品冠軍,「父親是從南投移民來這,當時一公頃地種一萬二千株苗,要請工人管理,製茶技術無師自通,但是每次把茶給朋友喝,都覺得在喝中藥。」自民國72年以來,台灣喝茶習慣大幅增加,不論鹿谷松柏長青茶或鹿台福鹿茶都讓台灣茶有了新局面,「當時台北的茶行直接來台東製茶,所以全省高手都在我家,坪林師傅製茶非常細膩、鹿谷對於烘焙非常在行、木柵師傅揉出來的茶非常有彈性,我就會觀察他們的製茶過程並品味他們的茶湯,之後都會希望去拜訪與學習!」允芳茶園的市場之大,因為陳錫卿茶藝師承廣大,什麼茶都親身試練過,也都懂得訣竅,於是允芳茶園擁有各種製茶技藝,並且讓一杯好茶成為你的記憶。

胡淑清雖說過去不識茶業,但是嫁入陳家,她要學習捧夫家飯碗,「很多時候都要親自去茶園看茶種,茶青狀況,送來的茶大概行情到哪,不然每次的喊價都會影響未來的買賣。」從烘焙程度與茶湯氣息斷定茶的價值,所以學會判定茶青價位、早上十點多要去茶園觀察種茶,「婆婆說,丈夫是『出頭的天』,所以當初沒有名片,現在才能有自己的名片。」胡淑清說自己在冠軍茶農的背後,她與茶販仔有所往來,知道市場行情與物品質量談判基礎,丈夫處理茶務後需要休息,而她就是扶持茶業的接續者。

「家裡的孩子都加入茶業,幫忙行銷推廣,要讓喝茶晉升為品酒的層次,應用科技讓茶品質穩定,但是大家都很低調,自從爸爸榮獲十大傑出青年或冠軍獎,家人更清楚讓爸爸的技術被人看見。」胡淑清說,「家」是必要的,大家共同投入,年輕人也運用自己所學讓家業更具創新,即便過去經歷跳票風波,如今,擁有自己的一片田園,讓每一罐冷萃茶湯成為台東紅烏龍的新時代印記。

「台東鹿野X允芳茶園」從冰果室到茶堂─胡淑清